2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曾到台灣中研院領獎


2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曾到台灣中研院領獎
圖為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麥克米蘭。美聯社

6日獲頒諾貝爾化學獎的德國化學家利斯特(Benjamin List)、美國麥克米蘭(David MacMillan),同樣出生於1968年,相隔近8千里的兩人,在各自國家不約而同研究不對稱合成技術,將「不對稱有機催化劑」的使用量降為既有技術的1%,提升新藥合成與量產效率。兩人都曾到台灣的大學演講、先後獲頒中研院周大紓先生紀念獎,還曾赴台北101、野柳等地旅遊。

新興疾病層出不窮,攸關新藥合成的有機催化領域,已是化學界重要學問之一。台灣師範大學理學院院長、化學系教授陳焜銘指出,兩名得主共通點多,他們同一年出生,且同時在西元2千年各自發表有關不對稱有機催化的論文,一起讓學界開始重視這項技術,是帶動它發展,乃至如今躍升主流合成方法之一的始祖。

在此之前,科學家以酵素或金屬合成不同物質。陳焜銘說,以酵素合成一定要加水,不對稱有機催化劑則免去這道關卡,更加環保。

中央研究院化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陳榮傑說,以金屬作為催化劑也有缺點,金屬可能有毒,合成後需要純化;若能使用純有機的催化劑,就能盡量避免有毒金屬殘留。再者,若使用不對稱有機催化劑,催化劑用量只需金屬合成的1%,即可達到一樣的合成效果,提升新藥合成效率和精準度。

陳榮傑指出,2001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給美國學者諾爾斯、夏普里斯和日本學者野依良治,肯定3人運用不對稱金屬催化劑進行反應。時隔20年,未滿60歲的兩人,提出比金屬催化劑更好的方案,他和陳焜銘都欣見諾貝爾獎再度重視並肯定此領域。

陳榮傑提到,麥克米蘭在2006年獲中研院「周大紓先生紀念研討會」獎項,並來台發表演講;利斯特則於2017年獲頒中研院同一獎項,並在研討會後前往野柳等地旅遊。利斯特還曾到訪台師大化學系,和師生分享他的研究成果。

2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曾到台灣中研院領獎
研發「環保」催化劑 獲諾貝爾學獎 製表/莊蕙嘉
2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曾到台灣中研院領獎
圖為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利斯特。美聯社

諾貝爾獎 台灣 美國

上一則

專題/2021年諾貝爾獎 全追蹤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福步网络删除]

[国外服务器租用平台的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