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杂乱成发展障碍 智能制造亟待构建统一标准

标准杂乱成发展障碍 智能制造亟待构建统一标准

字体大小:大 中 小2017-04-25 16:17

中国报告网提示:相关市场调研报告《2017-2022年中国智能制造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发展态势预测报告》为改变我国制造业长期“大而不强”的局面,2

相关市场调研报告《2017-2022年中国智能制造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发展态势预测报告

标准杂乱成发展障碍 智能制造亟待构建统一标准

  为改变我国制造业长期“大而不强”的局面,2015年国务院正式发布《中国制造2025》,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其中智能制造被确定为主攻方向。在近日举行的2017中国智能制造百人会年会上,与会专家普遍认为,当前制约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主要障碍就是缺乏统一的标准体系,为使智能制造大规模普及,必须从国家层面构建统一、规范的标准体系。


  
发展潜力巨大

 

  据介绍,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贯穿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各个环节,具有信息深度自感知、智慧优化自决策、精准控制自执行等功能的先进制造系统的总称。智能制造以智能工厂为载体、以关键制造环节智能化为核心、以端到端数据流为基础、以网络互联为支撑,可有效缩短产品研制周期,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以及降低资源消耗。

 

  在2017年的地方两会上,智能制造受多地热捧。专家认为,智能制造将成为制造业的新突破口。

 

  根据规划,为进一步推进“中国制造2025”战略落地,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在2017年修订和完善“中国制造2025”分省市指南,同时深化城市(群)试点示范,推进20-30个基础条件好、示范带动强的城市先行先试;启动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卓越提升计划,确定首批“中国制造2025”卓越提升试点示范基地,以上述3项措施形成中央、省、试点城市、产业基地协同推进的网络化发展格局。

 

  据了解,继2016年8月份浙江宁波成为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后,武汉、泉州、成都等多个城市也于近期正式通过专家组审批,成为第二批“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

 

  我国智能制造虽刚刚起步,但未来发展潜力巨大,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此前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智能制造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智能制造产值在1万亿元左右,2020年则有望超过3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20%。此外,2015年我国确立了40家智能制造试点企业,2016年增加到63家。在肯定我国智能制造快速发展的同时,《报告》认为,当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的智能制造仍处在研发阶段,仅有16%的企业进入到应用阶段。

 

  标准杂乱成主要障碍

 

  “只有标准得到统一,智能制造的互联互通和信息融合才能实现。”中国工程院制造业研究室教授董景辰表示,由于我国缺乏智能制造的行业标准规范,企业跨平台、跨系统集成应用时,需要先解决许多复杂的标准问题,有些甚至要推倒重来。例如,物联网应用标准的缺失导致设备不能兼容,甚至同一企业内部不同的信息系统也可能因标准不统一而无法集成。

 

  “作为全球首屈一指的制造强国,德国工业4.0实施建议将标准化问题置于首位,并确定了参考体系结构、人机交互技术、仪器和控制系统、技术流程等12个重点方向,这对我国的智能制造发展很具有启示意义。”董景辰说。

 

  国家制造强国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李伯虎认为,我国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的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尚没有建立完整的智能制造顶层框架;二是与智能制造相关的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工业机器人等关键技术的发展路径不够清晰,标准尚未统一,不同厂商的产品兼容性较差,集成难度高。

 

  李伯虎表示,我国既要建立全国统一的智能制造技术标准体系,也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主要先进国家一同制定国际标准,提升我国在世界智能制造领域的话语权。“目前,我国信息产业已具备一定实力,华为、中兴等国际知名信息服务公司应在参与制定智能制造标准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据了解,在众多尝试智能化转型的制造业企业中,海尔成果显著。2016年3月,海尔发布了具备自主知识产权、支持大规模定制的互联网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平台COSMO,这是中国第一个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平台,一举解决了长期困扰中国智能制造的“标准不统一、方向不清晰、手段和模式混乱无序”等问题。此外,COSMO还成功打通了长期横在我国制造工厂和用户之间的“厚墙”,通过开放、互联、可视让用户成为智能制造的参与者,实现“产销合一”。COSMO的出现标志着海尔率先完成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企业落地,让中国制造业的整体智能化转型有了可以参考的样板,少走弯路,从而加速了制造业升级步伐。目前,海尔已经在全国各地建成了8座基于COSMO平台的大型互联工厂,为消费者生产定制化的空调、洗衣机、冰箱、热水器等产品,已成为全球智能制造领域的引领者之一。

 

  需统一五方面标准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标准化研究院物联网研究中心主任胡静宜表示,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的制定是一项极为庞大和复杂的工作,需经历从上到下、从概括到具体的过程,从总体内容上看,主要包括基础、安全、管理、评价和可靠性等五大方面标准。

 

  基础标准方面,一是术语定义标准,用于统一智能制造相关概念;二是元数据标准,用于规定产品设计、生产、流通等环节涉及的元数据命名规则、格式、注册要求等,为数据集成、共享奠定基础;三是标识标准,对智能制造中的各类对象进行惟一标识。

 

  安全标准方面,一是信息安全管理标准;二是技术与机制安全标准,包括软件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三是产品测评以及安全能力评估标准,以服务于第三方测评。

 

  管理标准按其对象主要包括质量、环境、能耗、两化融合等方面的管理标准,这些标准有助于企业降低产品的不良品率和运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能源利用率,实现绿色制造。

 

  评价标准主要用于对智能制造的应用领域、企业和项目开展评估诊断,为企业提升智能制造水平提供指导。

 

  可靠性标准方面,一是要制定可靠性标准指南,对风险、寿命周期费用、维修和保障等方面做出详细说明和要求;二是制定可靠性技术方法标准,包括可靠性建模与分析、试验技术、筛选技术等技术标准。

 

  胡静宜认为,建立智能制造的统一标准仅靠企业之间的合作是不够的,政府必须发挥好顶层设计的作用,充分做好众多部门、委员会、行业协会的协调工作,使之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智能制造统一标准的制定。
 

中国报告网提示:相关市场调研报告《2017-2022年中国智能制造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发展态势预测报告》为改变我国制造业长期“大而不强”的局面,2

与 智能制造 的相关内容

《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5版)解读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国外服务器租用平台的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