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香鯨可好?」台博館揭密中法戰爭台灣防疫暗語


「抹香鯨可好?」台博館揭密中法戰爭台灣防疫暗語
1883年領軍登陸澎湖的法軍指揮官孤拔,最後染疫死於澎湖。(記者陳宛茜/攝影)

「抹香鯨(cachalot)可好?」1883中法戰爭期間,這句流行於法軍之間的問候語,可不是真的問候抹香鯨,而是咒罵讓上千名法軍染疫而亡的霍亂(Cholera)。當年前往台灣作戰的五千名法軍,四分之一死於這場瘟疫、遠高於戰死的人數。領軍登陸澎湖的法軍指揮官孤拔,也因染疫死於澎湖。

國立台灣博物館即日起於鐵道部園區推出「疫觸即發-百年島嶼戰疫特別展」,從公衛、交通與人民視角,介紹台灣百年來的防疫經驗與現代轉型過程。

台博館館長洪世佑表示,新冠疫情影響全球文化機構,嚴重衝擊博物館運作。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於2020年對全球博物館進行兩次線上問卷調查,結果都指向博物館將面臨閉館潮、失業危機與數位轉型三大難題。台博館結合時事與台灣史,推出「疫觸即發特展」,希望提供大眾另一種思維來認識疫情的影響。

近代台灣三場戰役—牡丹社事件、清法戰爭與乙未之戰,攻打台灣的日軍與法軍看似勝利凱旋,其實染疫人數眾多,只能算「慘勝」。這些帝國遠征軍遭遇海上患病、戰地衛生惡劣、高溫溼熱與缺乏足夠醫療資源,士兵染疫而亡的比率遠高過戰死沙場,戰「役」其實是戰「疫」。如參與牡丹社事件的日軍約4500多人,死於戰者12人,死於疫病者則有550人。

經歷1874年的牡丹社事件、1895年運兵船「未上岸即染疫」的澎湖之役等事件後,日本在台灣建立海港檢疫制度、發佈傳染病預防規則等防疫政策,開啟台灣前所未有的防疫體驗。

但嚴格的檢疫措施,引發政府和在地社會的緊張關係。從當時的報導可以看出有些民眾認為用消毒藥水是「冷水害人」、火葬則是「燒人身屍」,解剖則是「破人屍身」等,反映當時檢疫措施對本島人喪葬文化的衝擊。民間社會對防疫措施多有不適應,常尋求傳統醫療文化,仰賴求神問卜拿取漢藥治療。加上郵便與鐵道等現代的交通制度發展,其網絡也成為傳染病擴散路徑,均成為傳染病防治的挑戰。

「抹香鯨可好?」台博館揭密中法戰爭台灣防疫暗語
1962年,台南與嘉義發生霍亂,政府在馬路上設注射站,民眾注射不需任何費用;更向美國買了無痛注射器,每小時可注射700人。展場便播放當時的衛教影片「預防霍亂」,可以看到民眾排隊「無痛注射」的盛大場面。(記者陳宛茜/攝影)

戰後,政治情勢動盪,海港檢疫廢弛、走私貿易興盛,傳染病再度爆發,在1946年因缺乏配套的疫區封鎖政策,導致布袋發生警民衝突的悲劇事件。所幸台灣在1950年代,透過美援與國際援助,搭配校園衛教、兒童預防接種等措施,以及基礎衛生建設逐漸提升與完備,逐步邁向公衛先進國家。

1962年,台南與嘉義發生霍亂,政府在馬路上設注射站,民眾注射不需任何費用;更向美國買了無痛注射器,每小時可注射700人。展場便播放當時的衛教影片「預防霍亂」,可以看到民眾排隊「無痛注射」的盛大場面。

來源:聯合影音網

台灣 博物館 防疫

上一則

楊元寧拿起畫筆擁抱自己 找到回家的路

下一則

虹在天涯(二)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福步网络删除]

[国外服务器租用平台的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